蹲点调查|颂钵疗愈敲出好梦还是生意?买球官网,
发布时间:2024-09-15 11:23:48点击:
“有朋友推荐给我,说里面的组织很适合我看,怎么个意思?”在社交平台拥趸众多的颂钵疗愈师冯掌柜无奈提起,在他眼中,这部电影让不少人对疗愈行业产生了“误解”,自己亦身陷质疑。
电影中,主角陈桂林需除掉的最后一“害”,即新心灵舍这一都市“灵修”团体的头目。这部具有劝世意味的电影力求还原各类操纵手段,如成员们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场面便隐约传达着这样一种讯号——音乐,有时会忠实扮演催化剂的角色。
颂钵疗愈展现的恰恰是相似场景。在“尼泊尔风”“印度风”等宗教风格浓厚的空间内,颂钵师通常打扮得“仙气飘飘”,身着白色亚麻质地的衣物,面前摆着七个大小不一的铜钵,而前来寻求疗愈的客户围作一圈躺在地毯上,里面不乏失眠已久的白领,像渴求甘露一般渴求钵音能让他们睡个好觉,做个好梦。
这样的过程虽刻意营造仪式感,但并无实质问题。真正惹来争议与麻烦的是搭载在颂钵上的“生意”,花样愈发让人眼花缭乱,价格虚浮混乱,甚至走向了强化神秘色彩的“身心灵”之路。搜索“颂钵骗局”,亦有不少人绘声绘色讲述如何虚掷数十万学习天价课程。
正负交杂的口碑让颂钵疗愈一面被视为今年印钞机级别的“风口”,一面危机感重重,从业者亦难免“心情复杂”。
追溯颂钵的历史,往返中国与尼泊尔买卖“老钵”的杰克(化名)介绍称,颂钵主要源自尼泊尔,一直以来被居民用作吃饭的碗,当地僧侣也会作为仪式乐器使用,但并无“法器”用途。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涌现了嬉皮士运动的文化潮流,在此浪潮中,诸多南亚地区的神秘民俗被踏上寻求精神归宿的欧美年轻人“重新发现”,颂钵也是在此时成为疗愈文化的代表符号。
杰克生意变好则是近三年的事情。近年来,随着公众越来越重视情绪消费,颂钵又被热热闹闹地抬进了我国市场。那么,一只在南亚地区被用作食器的钵,为何能具有音疗师们口中种种神奇的功效呢?
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于物理层面,钵音与钵体振动的妙用。“因为这个颂钵发出的是低频音率,能够改变人的脑波状态,让你的脑子从很活跃的Beta波降低到易于入睡的Alpha波、Theta波。”正在推广VR音疗的Ray认为这是研究证实的事实,自己就是颂钵疗愈的受益者。疫情期间,Ray一度焦虑至无法入睡,在好友介绍下,他尝试了一次颂钵疗愈,悠扬浑厚的钵音安抚了焦躁的都市心灵,Ray如获至宝,感觉自己“得救了”。
另一重最常被提及的便是钵体振动作用于人体的功效。疗愈师们在宣传中强调,人体含有70%的水分,颂钵振动能够与人体水分子共振,从而达到疏通堵塞的良好效果。在颂钵疗愈现场,不少是患有便秘、痛经等具体病症的客户,疗愈师将颂钵放在相应部位进行敲打,客户的症状似有缓解。有客户觉得确实通畅些,买球官网,也有客户提出效果不佳,此时疗愈师一般会告知“疗程太短,需要继续深度疗愈。”
这两项效果,在医学期刊中有所验证。江西中医药大学专家在2020年发表的论文《颂钵在音乐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中称,“颂钵在失眠、痛症、抑郁等优势病种的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23年,来自江苏省中医院的研究者亦提出,“颂钵音疗结合阴瑜伽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轻机体炎症状态。”
但是,除此之外买球官网,,亦有颂钵疗愈机构暗示高达数万元的深度疗愈课程可以治疗抑郁症、癌症等在成熟学科无法解决的病症。社会学硕士出身的疗愈师Tiki认为,这些缺乏科学背书的宣传已属于“骗局”,“颂钵虽然对身心有益,但并非药物,无非替代药物治疗,这种骗局可能会给绝症病人带来很大伤害。”
Tiki忧虑的是,在病急乱投医时,不少人会试图以简单的疗愈替代心理咨询、吃药等正规治疗手段,这则为搭载在颂钵之上的各类“生意”创造了可观的利润空间,使投机者更为狂热。
2016年确诊抑郁症的疗愈师熊猫(化名)自述,近三年来通过摸索音疗,他已经将自己治愈了,但他认为:“行业内90%的人都不合格,他们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背后的逻辑是混乱的。”
同行间互相认为“不专业、不正宗”在颂钵疗愈领域尤其常见。毕竟,颂钵成为疗愈用品时间尚短,难谈成熟体系,也无甚实质门槛,许多近似理论都被“拿来主义”,呈现出大杂烩的局面,Ray则形容为“打翻的玩具箱”。
也正因如此,对颂钵疗愈的阐释就产生了话语权的激烈争夺。每个音疗师写在社交媒体上的头衔,绝不会少于五行。这些以“协会”“弟子”“专业”等字眼填充的介绍,为音疗师本人砌高格调,塑起金身。但是,被问及其体系源流时,却鲜有疗愈师能应答如流。其中,尼泊尔大师、音乐学、心理学、中医五行、佛教、冥想等理论碎片式的镶嵌于一只音钵,记者追问之后,曾是音乐专业学生的熊猫则称:“很难说清,这是我自己跑通了的。”
虽然“各有所长”,但行业内部仍存在鲜明鄙视链。例如,音疗师们以去过尼泊尔、泰国等地接受培训为荣,即便寥寥几天课程收费36888元,也能把这一经验写成一行“师承某尼泊尔大师”的漂亮头衔,这意味着接下来轮到自己收学生时,要价可以更上一层楼。
熊猫眼中,处于鄙视链下游的则是所谓“美业”转行的从业者,但他们往往在互联网占据了最多流量。这类疗愈服务通常直接嫁接在瑜伽馆、SPA馆等女性消费场所,音疗师也由原本的服务人员速成而来。“这些小姐姐只要打扮得有仙气儿,拍拍短视频就能割韭菜了,毕竟我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教30分钟,她就能学会敲钵。”熊猫显得有些愤怒,他在社交平台的内容以文字为主,流量不高,因此他认定正是这些包装花哨的同行破坏了行业生态。
Tiki介绍,敲击颂钵的手法的确门槛不高。机构宣传中也明确表示不需要学生懂乐理,完全“小白”也没问题。Ray则提到,自己曾经熟悉的疗愈师现在已经成了网红,很难再约到他,因此也尝试过深圳的几家新冒头的机构,却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疗愈师都在“随便乱敲两下,听了没什么感觉。”
在技法要求不高的情形下,甚至连疗愈师都变得可有可无。Ray作为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很快想到了用VR技术实现“自给自足”,VR音疗成为了他新的创业产品。戴上VR设备,随意敲击不存在的虚拟颂钵,普通人也能收获不错的体验。
没有实质的行业壁垒和行业标准,让颂钵疗愈领域特别容易进入也难以分辨好坏,想要占下山头的各类“流派”正是趁混沌争抢山头,以便日后享有垄断利益,同城竞争尤为激烈。
市场迅速扩张之下,开班培训已经成为疗愈师们最赚钱的方式。熊猫坦言,自己60%的收入都来自培训想挤入风口行业的大量新人,面向客户的疗愈工作显得“不划算”。毕竟,每小时最高200元的客户单,远远不如收费1万元的七日培训班来钱快。
当一个行业以源源不断地吸纳新人为最主要增长点时,杰克认为,它已经无限接近经典的“庞氏骗局”。Tiki则持不同意见,“颂钵疗愈毕竟有具体的服务与产品,对于很多客户也有很大吸引力,不应该粗暴地给整个行业贴负面标签。”
导师们更乐意将培训替换成“链接”“赋能”等具有积极色彩的词汇,并且,为吸引更多观望的人,最初并不会设置过高收费门槛,初级课程大多收费千元左右。但是,通常这类初级课程仅仅是“鱼饵”,想要真正入行,继续给导师们交数万元学费修习高级课程几乎无可避免。至于教学内容,杰克形容“噱头多,货真价实的东西少。”
更多时候,付费培训是为了得到一纸认证。从2014年就学习颂钵的雪银(化名)介绍,这些证书并非来自行业共同认定的第三方机构,而是各“流派”自行颁发,体系也互不相通,“你要说含金量,可能取决于导师个人影响力多大吧。还有一些国外的协会,也乐意跟咱们合作发证。”
培训另一潜藏的利润点在于卖钵。杰克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按公斤卖颂钵的人,每公斤约390元,从尼泊尔老工匠处拿货。他很自豪,通过自己的可靠表现赢得了当地工匠的信任,“他们前期也考过我,也试探过我,给我出难题什么是好钵,我是自己一点点把相互的信任做起来的。后来我一去很多颂钵店,老板都认识我。”
因此,对于导师给学生或客户推销高溢价的颂钵,杰克格外愤愤不平。他认为,自己称重卖,卖的才是钵本身,其他人兜售的则是“故事”。
例如,市场的宠儿满月钵据说是尼泊尔工匠在满月时锻造的精品,具有超出一般颂钵的神秘能量,需要“请钵”才有机会购得。杰克对此类的说法一概嗤之以鼻,并称之为“智商税”。
在四处鼓吹的“风口”前唯恐错过致富列车的人,往往在入局前已经为培训费、道具费等支付了高额成本。至于能否有对等回报,一位学员这样回答记者:只要你对行业有信心,就跟炒股一样,信心真的能换黄金。
健康发展,让商业的归商业其实,在冯掌柜眼中,颂钵疗愈最合适的位置是“不被神化,也不被污名化。”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位置。一个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行业,秩序尚未建立但“热钱”已经涌入,这其中包含的利润空间,将会孕育最为失控的投机者。在颂钵疗愈这一行,已经初见端倪。
在职业准入、资质认证、职业伦理等尚未建立成熟与标准化体系之前,颂钵疗愈师也很难称得上是一个严肃意义上的“职业”,这一切都亟待建立。熊猫认为,这一行“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冯掌柜预估走到产业规范的阶段还需三五年的摸索。
Tiki从收入丰厚的互联网公司辞职,转行疗愈称得上是她“孤注一掷”的决定,虽然正处在行业泥沙俱下的阶段,自己也曾在月入数十万的同行故事前有过片刻动摇,但她仍愿坚持做清流,“我的期待就是能健康发展,同行之间互相督促,别把路走到死胡同。”
“让商业的归商业”,Ray简短陈述了自己的愿景,他认为,遵照商业本身的逻辑和规律去大浪淘沙,顺时生长,做面向公众的“光合作用”,就是颂钵疗愈这一行最接近“好梦”的去路。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