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万体火炬”让体育建筑可阅读听九旬院士讲述“老”场馆焕发新生命买球官网正规站
发布时间:2024-06-25 14:26:54点击:
1975年落成的上海体育馆,1983年拔地而起的上海游泳馆,1997年巍然而立的上海体育场——如今市民走进徐家汇体育公园,如同穿越近半个世纪的上海体育发展史。
6月21日,“品场馆故事 悟体育精神——万体火炬主题日”在上海体育场正式发布,承载着几代人体育记忆的“三件套”成为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的载体,传承体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
上海体育场见证了上海运动员刘翔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勇夺冠军、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分别登上足协杯及中超联赛冠军领奖台的荣耀时刻。
上海体育馆见证了中国女排的崛起。1977年,仅仅成立五年的中国女排在这里3比0战胜当时的世界冠军日本女排,当天馆内座无虚席。此后,上海体育馆还多次承办了国际女排赛事。
上海游泳馆曾举办过国际跳水邀请赛、国际游泳邀请赛,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等多项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走出了吴敏霞、陈芋汐等奥运冠军。
为进一步激活场馆在孕育城市体育文化方面的重要承载功能,徐家汇体育公园运营方久事体育中心公司以“体育精神引领和海派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场馆体育历史底蕴,策划创办了“品场馆故事 悟体育精神——万体火炬主题日”,通过全面梳理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 “上海体育三件套”的改建、运营历程,归纳提炼“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勇立潮头”的体育精神内核,形成徐家汇体育公园各重要场馆的精神谱系。
“万体火炬”品牌以重要场馆焕然一新串联起激荡澎湃的上海体育奋进史,全过程、全方位地展示上海乃至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回忆,让体育建筑可阅读。
上海体育馆,上海人习惯将它称为“万体馆”。1958年,上海体育馆开始动工建造,可惜“生不逢时”,恰遇全国进行经济大调整,仅完成了部分打桩作业,就偃旗息鼓。1973年3月,乘着乒乓外交掀起的来访热潮,体育馆工程重新启动。经过两年的奋斗,上海体育馆于1975年8月竣工,一座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体育馆屹立在上海西南。之后很多年,这座圆润剔透似水晶宫殿的体育馆成为上海人民心头的骄傲。
“万体火炬”发布当天,已是九旬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来到现场,他也是体育“三件套”的设计师。他向记者回顾了设计、建造上海体育馆的过程,大家排除万难、攻克技术难关,发扬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创新精神。谈到六边形建筑的上海游泳馆,他介绍,买球官网页上海游泳馆同时承载了游泳和跳水两项功能,开创了当时的先河。这个自主设计建造的项目,解决了声学、冷空气冷凝水等一系列问题,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赞为世界一流。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2017年12月,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开工建设。2020年,作为徐家汇体育公园建设的核心环节,上海体育场改造升级开启。魏敦山作为设计总顾问,一次次实地回访买球官网正规站,提供规划设计建议。魏老说:“每次不管自己亲自来,还是在电视里看比赛,看到这些体育场馆都非常亲切。现在徐家汇公园改造后能让更多的市民走进来运动,为全民健身服务,我非常高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左二)与中国体育媒体人洪南丽(左三)获颁“致敬行业大师”证书。
目前正在改造施工中的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项目也是由魏敦山主持设计。他认为,体育建筑设计要考虑人本主义,作为市场运作的场馆,既要满足运动员主体和体育比赛的需求,也要关注观众使用的体验感。“现在的体育场馆一般都是多功能使用,同时配套设施也能让观众有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让体育故事“走出去”,让体育文化“零距离”。“万体火炬”主题日品牌正式揭晓,也开启了徐家汇体育公园体育精神的“跨时空”传递。
徐家汇体育公园不仅是青少年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也见证了一批批运动员的成长和丰收。女排前国手诸韵颖、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申花球员朱辰杰分别带来了“冠军”主题演讲,讲述自己与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和上海体育场的深厚渊源及共同经历,诉说着一段时间与传承的故事,传递着体育精神与文化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从职业体育人转型体育教育实干家,诸韵颖成立上海韵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九年创业,她一心扎根青少年排球训练。从徐汇区走出来的诸韵颖百感交集地表示,她“梦回万体”,现在俱乐部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又新增了一处训练场,希望能传承女排精神,让更多的孩子热爱排球、热爱体育。
随着城市的日益更新,徐家汇体育公园顺应时代的潮流,对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后的徐家汇体育公园,体育赛事功能进一步凸显,区域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能级也显著提升,成为“体育氛围浓厚、赛事举办一流、群众体育活跃、绿化空间宜人”的市级公共体育活动聚集区。
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久事体育中心公司以“万体火炬”党建品牌为引领,结合场馆对外开放,保障各类重大赛事活动运营,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运动体验,将“民之所盼”化为“心之所向”,不断让传统体育场馆焕发出时代新活力。